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!
2020-03-18 浏览量:824
作为研究赵孟頫生平、交往、书风的重要文献资料,多次被相关专家所引用。不论从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看,都非常珍贵,极为难得。
2019年11月19日晚,赵孟頫早期书札《与郭右之二帖卷》在中国嘉德“大观——中国书画珍品之夜·古代”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后以2.67亿元成交!这一价格创下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最新纪录。
赵孟頫(fǔ) (1254.10.20—1322.7.30),字子昂,汉族,号松雪道人,又号水晶宫道人(一说水精宫道人)、鸥波,中年曾署孟俯。
浙江吴兴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、书法家、画家、诗人,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、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。
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,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,赶赴北京,受元世祖、武宗、仁宗、英宗四朝礼敬。累官翰林学士承旨、荣禄大夫。
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通经济之学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,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。著有《松雪斋文集》等。
在绘画上,他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;赵孟頫亦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其书风遒媚、秀逸,结体严整、笔法圆熟,创“赵体”书,与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
此次亮相拍场的两通书札,赵孟頫《致郭右之二帖卷》,此卷凡二帖,名为《应酬失宜帖》和《奉别帖》,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(郭天锡),为赵孟頫早年书法作品。
关于郭天锡其人,由于史传失记,今天的人们难以了解其具体生平,只能推断出此人曾定居江南,并活跃于江、浙一带收藏家之间。
一通写赵孟頫在元朝要员程文海来杭州征召隐逸时矛盾重重、进退两难的复杂心理,以及朋友间在利益矛盾时他采取的果敢态度。另一通写他对朋友经济受困的关切与同情,和自己在京城独处的孤独。
当代学者对此卷前一札《奉别帖》书写日期的考定意见相差不远,基本定为赵孟頫自求外放,将赴济南之前夕。
而对于《致郭右之二帖卷》中的《应酬失宜帖》,则或定其为至元二十九年之初,或认为此札必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,“程钜夫奉旨江南搜访隐士,‘搜访’到赵氏不得摆脱之际所书”。
《奉别帖》释文
孟頫再拜,右之二兄坐前:孟頫奉别以来,已复三年矣。夙兴夜寐,无往而不在尘埃俗梦间,视故吾已无复存者,但羸得面皮皱折,筋骨衰败而已。意谓吾右之优游闾里中,峨冠博带,与琴书为友朋,不使一毫尘事芥乎胸臆。静中所得,便可与安期羡门同调。近忽得家下书,知右之因库役事,被扰异常,家事亦大非昔比。今见挈家在苕玉兄处,令人惆怅无已!然时节如此,切不可动吾心,是有命焉。但安时处顺,自可胜之耳。不肖一出之后,欲罢不能。每南望矫首,不觉涕泪之横集。今秋累辈既归,孑然一身,在四千里外,仅有一小厮自随,形影相吊,知复何时可以侍教耶?因黄簿便,草草奉状,拜问起居,时中唯善自爱。拜意。苕玉兄长及阿嫂,各请善保。不宣。十二月廿九日,孟頫再拜。
《应酬失宜帖》释文
孟頫拜覆,右之二兄坐前:孟頫早间承伯正传道尊意,自知叠数干渎为罪。掷还三物已领。但此番应酬失宜,遂有远役之忧。即虽见尔辞之,尚未知得免否?若必远行,将何以处之?忧烦不可言。奈何,奈何!外见伯正言及前此王维、兰亭二卷,此乃他人不知兄所以相与之厚。故有此谤。今谨以归还,使知孟頫亦非为利而然。示入幸也。专此代面。闷中作字,或直率告。不见罪。孟頫拜覆,二司户位。
众所周知,书法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,是集文学,美术,哲学和行为艺术为一体的奇迹;
然而,体现华夏特色的书法艺术,其发展历程也是历经坎坷,但是在众多人才的努力下,书法最终还是渡过重重难关,历经千年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
可以说,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历史上各位书法家的共同努力。
这一次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拍出天价,也让书法再次引起大众的关注,这对当代书法发展,必然是有益之事,同时也鼓舞着诸位习字大家,只有用心书写,尊重艺术本身,最后才有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。